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黃金內灣”的戰略支點,依托國家級經開區、僑夢苑創新基地、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等多重政策疊加優勢,已構建起“戰略樞紐+產業引擎+創新高地”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自1988年成立以來,開發區從昔日的城郊荒地蛻變為廣州東部樞紐核心區,形成以永寧大道為軸心的泛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2024年工業總產值突破3200億元,占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達18.7%?。 通過《廣州市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的法治化賦能,開發區獲得市級經濟管理權限下放、聯席會議制度支持、23條政務服務綠色通道等政策紅利?,實現“規劃審批—土地供應—產業扶持”全流程自主決策。當前正以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為引擎,聯動新白廣城際、廣汕高鐵等軌道交通網絡,打造“1小時灣區經濟圈”和“海陸空鐵”多式聯運體系,2024年國際班列開行量占全省42%?。在產業生態構建上,形成“雙核驅動+多元協同”模式:以廣汽本田、北汽新能源為核心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集聚企業超200家,本土配套率達75%;以增芯項目為引領的集成電路產業,帶動越海集成、國顯科技等40余家上下游企業形成“設計—制造—封裝”完整鏈條?。 科技創新方面,開發區通過國家級僑夢苑引進123個華僑華人項目,建成12個“眾創空間—加速器—產業園”孵化載體,2024年研發投入強度達4.2%,高于全市均值1.5個百分點?56。未來將重點拓展20個新興產業賽道,包括低空經濟、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通過TOD綜合開發片區和零碳示范園區建設,塑造“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的國際化現代產業新城?。
灣區高地
錨定戰略樞紐,激活發展勢能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北接廣州中心城區,南聯東莞、深圳,東臨惠州,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黃金交匯點”。依托《廣州市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的政策賦能,開發區以“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重要門戶”為核心定位,構建“一核兩翼三帶”空間格局,全面承接廣深雙城聯動溢出效應。2024年,廣州市政府將12項市級經濟管理權限下放至開發區管委會,涵蓋規劃審批、土地供應、產業扶持等領域,實現“區內事區內辦”的高效治理模式,為融入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基礎設施布局上,開發區以廣州東部樞紐為核心,推進“軌道上的灣區”建設:新白廣城際、廣汕高鐵、地鐵16號線等軌道交通網絡串聯大灣區11城,1小時直達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增城西站國際物流樞紐年吞吐量突破500萬噸,打造“海陸空鐵”多式聯運體系。同步建設中的增城開發區科技文化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等標志性項目,進一步強化其作為灣區要素流動“超級聯系人”的功能?。
智慧謀劃數字引擎驅動,創新生態重構 開發區以“數字孿生城市”理念構建全域智慧管理平臺,集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產業鏈招商“熱力圖”、企業服務“云管家”三大系統,實現“規劃—建設—運營”全周期數字化管控?。通過5G+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建設,已推動廣本增城工廠建成國內首個“黑燈車間”,生產效率提升30%,能耗降低18%?。 在創新生態構建方面,開發區設立20億元規模的“灣區科創母基金”,重點投向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依托國家級僑夢苑創新創業基地,實施“以僑引智”工程:累計引進華僑華人項目123個,其中諾貝爾獎工作站2個、院士團隊7個,形成“研發在港澳、轉化在增城”的協同創新模式?。2024年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563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45%,科技創新指數躍居廣州各區前三?。
產業賦能集群裂變升級,鏈式生態崛起 ?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千億集群? 以廣汽本田增城工廠、北汽華南基地為“雙核”,集聚電裝、李爾、卡斯馬等全球零部件百強企業42家,本地配套率提升至75%?。2024年啟動“氫能汽車產業園”建設,規劃年產10萬臺氫燃料電池系統,聯合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共建氫能技術研究院,推動“整車制造—核心部件—氫能基建”全鏈條布局?。同步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開放63公里V2X智慧道路,吸引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自動駕駛企業落地測試?。
金融科技與生命健康雙輪驅動? 金融科技領域,平安(增城)科技硅谷引入區塊鏈征信、跨境支付等16個標桿項目,設立50億元規模的供應鏈金融專項基金,服務中小微企業超2000家?。生命健康產業以前海人壽醫院、龍城國際醫療中心為依托,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療產業園,引進華大基因、達安基因建設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打造“預防—診療—康復”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鏈?。
科技創新策源成果轉化,生態雨林繁茂 開發區構建“1+N”創新平臺體系:“1”即國家級僑夢苑核心區,設立10萬平方米國際孵化器;“N”包括寶盛國際創新中心、珠江國際創業中心等12個專業載體,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四級培育鏈條?。實施“揭榜掛帥”機制,2024年發布37項“卡脖子”技術需求榜單,吸引大灣區高校院所47個團隊攻關,其中新型動力電池隔膜材料、超精密光學元件加工技術等6項成果已實現產業化?。 政策扶持方面,修訂《增城區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扶持辦法》,對研發投入超億元企業給予30%補助,設立最高500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獎勵?5。2024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達623家,R&D投入強度提升至4.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
未來藍圖產城深度融合,國際范本示范 開發區以“三生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理念推進東部中心建設:規劃建設8個TOD綜合開發片區,配建人才公寓、國際學校、星級酒店等設施,打造15分鐘優質生活圈?。重點推進珠江國際智能科技城、增城開發區科創谷等產城綜合體,提供“研發—中試—量產”一體化空間,吸引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團隊超300個?。在綠色發展維度,實施“碳畫像”診斷工程,建立企業碳排放數字賬戶,建設零碳示范園區3個,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2024年單位GDP能耗下降12%?。同步推進鳳凰濕地公園、荔湖生態廊道建設,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生態格局,塑造“灣區綠芯”城市名片?。
上海博物館東館,以常設展覽為核心,精心策劃了一系列內容豐富、體系完整、歷史脈絡清晰且引人入勝的展覽。展覽不僅全面覆蓋了中國古代藝術的通史陳列,還特別突出了海派與江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互動體驗等四大特色主題。東館開放多個精彩展廳,包括: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中國歷代璽印篆刻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古代陶瓷館、中國歷代貨幣館、陶瓷與中外交流專題館、以及“詩心造物——江南工藝的世界”館和考古上海館。其中,“中國古代青銅館”作為東館的璀璨明珠,享譽海內外。該館以青銅工藝的發展史為線索,巧妙劃分為萌生期至復古期的七大板塊,全面展示了從公元前18世紀夏晚期至公元19世紀中葉清中期,長達3600年歷史的500余件精選青銅器展品。這些展品不僅彰顯了不同時期青銅工藝的獨特風貌,更共同描繪了中國青銅藝術的輝煌篇章,讓觀眾在欣賞中領略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山東博物館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志博物館,成立于1954年,位于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1899號。
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無數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為了理想信念英勇奮斗。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平原縣黨史館!
西德尼石材展廳位于福州市晉安區。作為石材展廳項目,設計不僅需展示不同石材的色澤、紋理和質地特點;更聚焦于石質材質的肌理表現而激發參觀者的視覺聯想。因此,設計團隊創作在展廳界面、元素形態、色調搭配以及配光等方面都嘗試突破以往石材展示的固有形式:由靈感激發的設計創意揉合現代藝術的編排形式,將“石”的不同性格感性化地表露出來。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璀璨文明的專題遺址博物館,靜靜地坐落于鄭州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它不僅是一座博物館,更是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引領著我們穿越時空,探尋早商文化的奧秘。博物院的整體建筑充滿了創意與深意。建筑外觀以抽象的幾何造型呈現,仿佛是古文明的天然屬性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那斜面、斜線元素的運用,如同破土而出的文物,散發著磅礴的氣勢,讓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商代文明的深厚底蘊。而整體建筑與城垣的緊密結合,更是將博物院巧妙地融入了商城遺址公園之中,使得歷史與自然、人文與景觀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在CEATEC盛大舞臺上,索尼公司以其“面向未來,所有能力的人都能分享Kando(情感)”的主題展位,向世界展示了其對包容性設計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這不僅僅是一次技術的展示,更是一次關于人文關懷、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刻探討。
杜拉維特(Duravit)是一家位于德國的衛浴設備制造公司,以其高品質的衛浴產品和創新的設計而享有盛譽。該公司的產品范圍涵蓋馬桶、洗手盆、浴缸、淋浴設備和衛浴家具等。杜拉維特與多位知名設計師合作,以確保其產品在外觀和性能上達到高水平的設計標準。他們的衛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并經常在衛浴行業的領先展會上展示。
深圳信可威20年專業從事上市企業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優質、優秀、性價比高、價格透明、靠譜、優惠便宜實惠最好展廳設計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和質量保障,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發商場、專賣店規劃、設計、制作、會議活動策劃和現場布置、平面廣告創意策劃等多項服務。
在南充博物館的“歲時淳風”民俗文化專題展覽中,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嘉陵江世界。漫步在這如畫的場景間,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川北特色民風民俗的厚重底色,還能領略到這片土地上悠長風韻的獨特魅力。從江畔的船歌到市井的百味,從盛世的慶典到金花的異彩,嘉陵江畔的民俗文化猶如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徐徐展開在我們面前。